6月19日,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分组讨论现场,自贡市委书记曾洪扬的发言从一粒盐的故事切入。
自贡被誉为“盐都”,开采井盐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。“我们盐化工基础很好,但远远没有实现最大效益。”曾洪扬的感受,来自前段时间到湖北省宜昌市考察学习受到的启发——当地把氯化钠(盐的主要成分)中的氯应用到氯基高端化学药中,实现产业蝶变。曾洪扬感慨,从一粒盐到一颗药,将传统盐化工产业升级到医药健康产业,背后靠的就是创新。
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、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,其中明确提出“要纵深推进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”。如何以高水平科技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,成为与会者讨论的重点。
强化企业主体地位
破解创新与产业“两张皮”困局
“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。”自贡中兴耐磨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钟健在发言时表示,从一粒盐到一颗药的进阶之路,就是推动产品向高附加值环节延伸,“但目前很多企业面临创新动能不足的痛点。”
他以自己所在企业为例分析,该公司主要研发和生产硬质合金耐磨零件等产品,是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,每年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7.41%,但高端合金产品与国外相比仍有较大差距。“我们和省内多家高校有合作,不过企业真正需要的突破性创新成果偏少。”他坦言,这背后反映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“两张皮”的问题。
如何破解这一困局?全会明确提出,支持高校、科研院所与地方政府、企业共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,构建市场化服务体系和利益联合协同机制,促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应用。“‘强化教育人才基础支撑,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’等,都说到我们心坎里了。”钟健说,利益联合协同机制的构建,将使创新更有针对性,有助于企业解决亟待解决的生产经营难题,提升企业竞争力和专业化水平。
在与会者看来,要破解“两张皮”难题,还要强化产业需求对接。科技厅厅长吴群刚表示,下一步,全省科技系统将抓好“五个一批”支撑六大优势产业提质倍增,即重点对照产业链绘制一批创新链图谱、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、建设一批产业创新平台、布局一批创新联合体、转化一批科技创新成果,加快产业技术创新转化,推动更多创新成果涌向市场,让科技创新成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关键变量和最大增量。
建好高能级创新平台
打造高端资源要素集聚地
科技创新离不开平台支撑。高能级创新平台既是原始创新的“策源地”,也是赋能高质量发展的“强引擎”。
在与会者看来,建好高能级创新平台,将有望孵化出更多从一粒盐到一颗药的创新成果,从而把四川的创新优势真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优势。
作为我国唯一的科技城,绵阳正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创新平台。“我们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。”绵阳市委副书记、市长李云表示,绵阳深入实施科技立市战略,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,加快建设国省级重点实验室,参与建设天府实验室,推动院所、高校、企业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先行区,更好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。
还要发挥人才资源优势。四川是全国科教大省,人才资源总量较大,但高端人才偏少、高技能人才占比较低。破解人才结构性矛盾也成为与会者讨论的热点。
“教育强则四川强、人才兴则产业兴。”分组讨论现场,省委教育工委书记、教育厅厅长余孝其列出一份任务清单,下一步要加快完善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、新型工业化人才培养体系和高校高水平科技创新体系。我省将紧盯六大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需,优化高校和学科专业布局,加快建设一批契合产业发展需求的现代产业学院、专业特色学院和特色优势学科。
在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上,德阳动作频频。近日,第六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现场总决赛在德阳落下帷幕。作为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、全国首个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示范区、四川省职业教育改革示范区,德阳持续深化产教融合,做强现代职教、铸造品牌工匠,每年向社会输送4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而“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,实施强链补链人才支撑行动”等,正是此次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。(记者 史晓露)